观看记录清空

    这个29岁女明星被淘汰,我只想恭喜她

    2022-04-24 17:26:17娱乐八卦901阅读

    不知道你有没有那种经历,拼尽全力去做一件事,最后依然把它搞砸了。

    哪怕午夜梦回,也透着委屈和不甘,是打死都不想再有的体验。

    前两天看《一年一度喜剧大赛》,金靖给我的这种感受,很强烈。

    当晚,她是在观众和嘉宾的欢呼声中上台的。

    场外选手集体惊呼:“我太喜欢金靖了”、“好期待她今天的表现。”

    结果演出完毕,获得了全场低分,五位导师中有两位给了 0 票。

    然后被淘汰,再被复活,挺波折的。

    我知道很多人认识她,是在 2016 年的《机场培训师》。

    鬼马精分的风格,让她一夜之间火成表情包。

    之后上春晚,拍影视作品,被很多人看好,成为国民非常喜欢的喜剧演员。

    但你可能没注意到,除了综艺和电视剧,有段时间没在喜剧节目看到她了。

    我们找她聊了聊,才知道她最近经历了什么。

    她说很长一段时间不太敢上喜剧节目,怕做不出更好的作品,也怕失败。

    在“别人认为我了不起”和“我觉得自己普通”的状态里来回跳转。

    她曾经说过两段小时候的经历,你可能也会有感触:

    极具辨识度的“单眼皮”,自己并不喜欢,一度想过把它搞成双的。

    因为学习成绩差,被同学孤立过一段时间。

    但有意思的是,她总对人生有戏剧化的期待。

    《人物》里有一段采访是这么说的:

    小时候,她和同学讲,自己被算命师傅算过,长大之后非富即贵。

    但其实根本没这回事,她自己杜撰的。

   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经历。

    觉得自己很普通,也一定期待自己是特别的。

    比如很多在北上广深工作的人,都有一种矛盾心理:

    在老家被各种夸奖,感觉自己是天之骄子,全村的希望。

    可一回到城市,瞬间发现自己的渺小和卑微。

    总在“我很平庸”和“我了不起”的状态中来回切换。

    我曾在一篇旧文里说:

    人在年轻时,会觉得自己是宇宙中的唯一,全世界都在等着自己出场。

    但成年后总有一个时刻让你意识到:“我不过是个普通人。”

    读者 @Hannah 说自己小时候天赋过人,可以对人脸过目不忘。

    幼儿园、小学、中学参加各种课外班,一天之内能记住所有人的脸和名字。

    高中 1000 号人,都知道谁大概在哪儿见过,他走进哪个课室。

    后来天赋渐渐消失,记不住了,才发现自己不过是芸芸众生里的普通一员。

    @PLUTOCHRON 第一次体会到那种心情,还是前几年考研。

    从小是那种挺气人的“别人家小孩”,不努力读书,却每次都考第一名。

    边玩边学,一路考进了南京农业大学。

    他觉得自己很聪明,干啥都能成。

    即便本科学自动化,也要跨专业考金融研究生。

    发狠学了一年后,失利了,那是他第一次认识到:

    “我也是几百万人中的陪跑者和失败者,并没有多了不起。”

    我在知乎上还看过一个很戳人的帖子:

    有一条高赞是这么回答的:

    从拯救全世界变为了拯救全中国。

    从拯救全中国变成了拯救自己家。

    从拯救自己家变成了拯救我自己。

    —— @伽弥三道

    如果你也有过这样的经历,你会知道——

    接受自己的普通很难, 但这是成年的第一步 。

    我们的人生,总会经历三个阶段:

    知道父母是普通人,知道自己是普通人,知道孩子是普通人。

    但承认自己是普通人,并不是一件沮丧和丢脸的事。

    上面那位考研的朋友,承认自己的平凡后,不跟考研死磕,去找了别的出路。

    因为喜欢研究技术,去了一家公司做研发工作。

    即便专业不对口,但凭着一腔热血,没事自己琢磨,去跟前辈请教。

    刚去公司就建成几个模型,他开心坏了,发现自己在技术方面真的有天赋。

    你知道就算是普通人,无论爱好还是追求,在喜欢的领域一定有想达到的高度,做着做着,就会形成自己的特别。

    但这一切,都建立在先承认自己是普通人的基础上。

    因为只有更认识自己,才更清楚自己能做什么,不能做什么。

    接纳自己的普通,才能看清自己身上不普通的地方。

    金靖跟我说过一个长板理论:

    大家没必要把自己活成每一项都是 60 分的人。

    如果你是数学 90 分,语文 0 分,那就努力发挥特长,数学是你安身立命的本领。

    她用了很多年才发现,自己能交出 90 分成绩单的就是演小品。

    小时候每次看完《快乐大本营》,周一给同学们表演,逗得全场哈哈大笑。

    她喜欢即兴喜剧带来的刺激。随便说一句话,台下就笑了。

    觉得自己好棒,反应很快,很聪明。

    一定要记住这种兴奋、投入、快乐的感觉,它让你确认:

    你正在做的,是一件你喜欢、擅长、愿意为之持续付出的事情。

    是独属于你的本领。

    我们和梁永安做课程《工作之苦》时,他也说过类似的话:

    本来所有人都有不同的背景和人生经验,它给了不同人不同特质。

    可进入社会后,都按照一套社会标准去评判自己。

    只看得到别人的好,却忘记自己拥有擅长的东西,时间久了难免不快乐。

    这好比农村小孩到大城市,觉得再怎么努力也赶不上其他人。

    但其实,你在农村生活的经历,从小地方一路打拼到今天,你生命里体验过的酸甜苦辣,是其他人所没有的。

    同事 @Cassie 7 岁前在农村长大。

    后来去镇上读书,大学到了城里,还去了英国留学。

    从农村出走,让她有很强的同理心,你总能从她的文章看到自己的影子。

    再加上小时候成天漫山遍野地跑,性格里有着原始的乡土快乐。

    就像《被讨厌的勇气》书里说的:

    所谓自我接纳,就是不去关注“无法改变的”,而是去关注“可以改变的”。

    去找到自己拥有或擅长的东西,想办法把它放大。

    你会发现——

    每个人都是大部分普通,但一定有小部分是特别的,值得你去挖掘守护它。

    看到这里,你一定觉得:好,我努力找自己有天赋、真正擅长的事。

    这样就可以潇洒过一生,迎接 happy ending了。

    但命运还是会折磨你一会儿。

    就算做擅长的事,也一样会面临无数失败和心碎的时刻。

    前阵子我去见了作家七堇年,聊天时她透露,有两年时间,她的创作是停滞的。

    “世界上已经有苏轼和托尔斯泰,喜马拉雅已经在那了。

    我最多就是成都的龙泉山,还是撑死了的状态,我还写什么呢?”

    她陷入巨大的自我怀疑,也开始思考:

    我们从小到大接受的教育,做什么一定要做到最好最高。

    但创作已经是喜欢并擅长的事了,只要一次比一次好一点,就很不错。

    “写”本身就是最大的生命力。

    我知道我们人类有时真的很容易妥协,尤其在一条自己擅长的道路上走太久,而看不到什么希望的时候。

    容易困惑,是不是自己走错了?然后将错误归罪于这条道路本身。

    但任何道路都一样,朝自己热爱的地方再试试,就已经走向远方。

    就像金靖在《一年一度喜剧大赛》里,鼓足勇气去做擅长的事,还是“失败”了,但她说:

    “做喜剧就是要反复经历失败,但那又怎样呢?

    心爱的宝石项链不能藏起来束之高阁,必须拿出来戴。

    今天摔了一跤有裂痕了,也没关系,因为能经受挫折,宝石才会发亮。

    可能我把人物都演错了,但我依旧骄傲。

    不管晋级淘汰,会像作品里的王丽娟一样,昂着头继续做下去。

    因为我们非常开心。”

    撰稿:祝有肉

    素材:yiyi

    责编:袁三点

    部分素材来源:《人物》作者谢梦遥的文章《金靖不是总有好运气》

    晚祷时刻:

    “人类学家”项飙曾说:

    在比较成熟的社会里

    人们会努力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

    来找到安放自己的位置

    “若你喜欢怪人

    其实我很美”

    给每一个普通却特别的你

    ↓↓ ↓

    RSS订阅 - 百度蜘蛛 - 谷歌地图 - 神马爬虫 - 搜狗蜘蛛 - 奇虎地图 - 必应爬虫

    © 2025 www.leketx.com Theme by 乐客电影网